为进一步加大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医院“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更加规范有效的开展,夯实医务人员熟悉及掌握“艾梅乙”母婴阻断相关知识的基础,最大程度降低母婴传播率,保障母婴健康,切实做好院内母婴传播“三病”预防工作。3月5日下午,玛丽亚妇产医院再次开展了做好“艾梅乙”母婴阻断传播工作培训。除值班医生、护士之外的所有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由主管住院部业务院长历国媛主持,由妇产科专家董万慧主任主讲。
董万慧主任从”艾梅乙”的预防措施、HIV阳性孕产妇母婴预防诊断、治疗、阻断;梅毒孕产妇母婴预防、诊断、治疗、阻断;HBV(乙肝)孕产妇母婴预防、诊断、治疗及阻断,以及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指标及上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对“艾梅乙”三种疾病的基础知识、传播途径与风险、预防措施与方法、母婴传播阻断、筛查检查的重要性、感染者的权益保护、社会的关爱与支持、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再普及。
培训的最后,主管门诊业务院长宋兆萍结合医院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孕产妇首诊负责制、母婴干预措施与转诊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强调了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强化生物安全和职业防护暴露意识对规范开展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
培训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尤其对于做好孕前筛查及孕产期保健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众所周知,“艾梅乙”是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这三种疾病都可以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等途径传染,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022年,为进一步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该计划行动目标之一,是全国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率持续下降,到2025年,在国家层面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结果指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2%以下,先天梅毒发病率下降至50/10万活产及以下,乙肝母婴传播率下降至1%及以下。
自2024年以来,甘肃玛丽亚妇产医院按照省、市卫健委及区卫健局的工作安排及要求已开展了六次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的相关培训,并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消除和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争取在源头上做好把控。
预防“三病”母婴传播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多次的培训,对于提高我院医生、护士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知识的掌握以及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如何防止职业暴露的方法和技能、治疗原则、健康教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咨询检测相关知识、规范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工作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多次的培训工作,使临床医护人员对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的目的及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总结经验、加强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管理、提高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报告率、规范诊治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管住院部院长历国媛表示,今后将不断提高本院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落实为感染产妇和所生儿童提供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减少母婴传播的发生,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先天梅毒发生率、新生儿乙肝感染率,提高出生儿童健康水平。为实现国家卫健委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的工作目标做出应有的努力。